摘要: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7月1日在上海正式执行 一场垃圾强制分类大战 火速拉开战线 上海的朋友每天都要经受两次 来自垃圾分类管理阿姨的灵魂拷问: 侬 是什...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7月1日在上海正式执行
一场“垃圾强制分类”大战
火速拉开战线
上海的朋友每天都要经受两次
来自垃圾分类管理阿姨的灵魂拷问:
“侬是什么垃圾?”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若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除对个人混投行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外,对单位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的行为,规定最高可处5万元的罚款。对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处置单位不遵守相应规范的,分别规定最高可处10万元、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单位经营服务许可证。
上海进入“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新时代。我们大多数人对此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是吃吃地笑着旁观着这场热闹。还去拿着“垃圾分类”作为说笑的段子,有关垃圾分类的段子满天飞。
高兴的太早了,上海只是打响了这第一枪,住建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提出:今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2年,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也就是说,不止是上海,各大城市接下来都将实行垃圾分类。
46个城市包括: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邯郸、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铜陵、福州、厦门、南昌、宜春、郑州、济南、泰安、青岛、武汉、宜昌、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成都、广元、德阳、贵阳、昆明、拉萨、日喀则、西安、咸阳、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不要着急,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个大时代下,各种垃圾分类小程序或软件被很快就被上线了。据悉,这些垃圾分类小程序可以通过AI技术的系统识别,提示垃圾所属类别以及投放的方式,超级方便。北京还推出一款“人脸识别”的智能识别垃圾桶,据称可以直接分解厨余垃圾,轻松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互联网时代下,垃圾分类根本不是事儿。
垃圾分类在国内才刚刚开始,但相信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可识别的、可代替我们人工分类的智能垃圾桶也将进一步落实。我们国家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智能垃圾分类是垃圾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垃圾分类的效率才会愈来愈高。
想早日摆脱那直击灵魂的拷问吗?想更好的帮助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吗?那就来山西新华电脑学校吧!人工智能开发、互联网开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互联网新兴专业让你更简单将垃圾分类。对你来说,垃圾分类根本不是事儿。